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大数据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和信息安全与管理3个职业本科专业,有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5个高职专业。学院拥有1个数据中心,1个大数据数研中心和12个高性能实训室,专业实施双导师-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校企生三方互动-工学结合,形成政行校企-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0多家区内外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按照校企合作的“八个共同推进职业本科“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融合岗课赛证推进实战型项目教学,为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大数据技术

一、专业简介

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系统地掌握信息与数据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大数据基本理论、平台架构设计、数据采集清洗与分析处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毕业后能在互联网与软件信息、商业服务、医疗、教育、金融、生产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岗位就业,能在系统运维、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领域从事系统运维、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系统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片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系统地掌握信息与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在系统运维、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领域从事系统运维、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系统研发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4

三、核心课程

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数据分析、NoSQL数据库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清洗实战技术、Python网络数据采集、Python数据分析、Hadoop大数据开发基础、Linux操作系统、JavaEE框架技术、Hadoop+Spark生态系统操作与实战等课程。

图片5

图片7

四、专业技术技能培养

主流编程语言:学习编程语言课程,熟练使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C++等,能够编写高效、可读性强的代码。

数据查询:学习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SQL语言,熟悉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等)的使用,进行数据库查询等操作。

文献检索:熟练掌握数据库的的原理和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数据处理技术:掌握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数据挖掘算法(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和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可视化等)。

数据存储技术:熟悉分布式计算原理,掌握Hadoop、Spark等分布式计算框架和HDFS、HBase等分布式存储技术。

掌握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技术:能够进行大数据系统的安装、配置、优化和故障排查。

图片9

五、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同时,校企联合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

教材应充分反映本专业职业活动特点,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需要,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职业标准、新工作规范、新知识技能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图书、期刊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大数据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大数据企业生产操作规范与服务规范;大数据专业类图书、报刊等。

3.数字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包括开放在线课程(含MOOCs)、开放课件(含微课)、开放教学材料、开放软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六、师资力量

本专业教师中,依托专业校内专任教师占比79.32%,兼职教师26.65%,生师比为12.5:1。高级职称占比25.15%,具有研究生学位占比68.85%,博士研究生学位占比10.22%。双师素质教师比例48.56%。教师队伍主要以中青年为骨干,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符合专业设置的标准要求。

七、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在互联网与软件信息、商业服务、医疗、教育、金融、生产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岗位就业。在系统运维、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领域从事系统运维、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系统研发等工作。

图片11

图片12

八、校企合作

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院本着“产学研创”的原则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在人才培养、课证融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中国电信、中国-东信、北京天融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图片13

图片15

 九、 获奖情况

本专业学生代表分别在全国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区赛)Web应用测试个人赛赛项、蓝桥杯全国高校视觉艺术设计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能专业人才大赛、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