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大数据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和信息安全与管理3个职业本科专业,有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5个高职专业。学院拥有1个数据中心,1个大数据数研中心和12个高性能实训室,专业实施双导师-双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校企生三方互动-工学结合,形成政行校企-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广西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60多家区内外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按照校企合作的“八个共同推进职业本科“现场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融合岗课赛证推进实战型项目教学,为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服务器配置管理专业理论,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华为网络技术、防火墙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网络搭建、服务器配置、网络安全软硬件配置、网络应用开发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技术支持、网络系统运维、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网络系统设备的配置技术和网络系统组建技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练网络系统调试、网络维护、网络工程管理、网站设计、网络系统方案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具有在计算机网络上开发信息管理及电子商务等系统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领域、部门)从事局域网组网设计员、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网站设计员、程序员、平面设计员、应用软件使用员等技术工作。

三、核心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华为网络技术课程(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防火墙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服务器配置等课程。

 四、专业技术技能培养

计算机技术:华为网络技术、防火墙、无线网络、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配置管理等;

主流编程语言:学习编程语言课程,如Python、C语言等;

数据查询: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及使用My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查询等操作;

网站开发:学习设计与管理以及Web应用开发能力,掌握Web前端开发和UI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文献检索:熟练掌握数据库的的原理和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

1.教材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进入课堂。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同时,校企联合开发针对性强的校本教学资源。

教材应充分反映本专业职业活动特点,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取需要,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职业标准、新工作规范、新知识技能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图书、期刊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生产操作规范与服务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类图书、报刊等。

3.数字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包括开放在线课程(含MOOCs)、开放课件(含微课)、开放教学材料、开放软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六、师资力量

本专共有16名业教师,专职教师占75%,兼职教师占25%,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5%,双师型教师占50%。教师队伍主要以中青年为骨干,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符合专业设置的标准要求。

七、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可在互联网企业、电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从事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售前工程师、网络技术员等职位。

八、 校企合作

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院本着“产学研创”的原则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在人才培养、课证融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中国电信、中国-东信、北京天融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九、获奖情况

本专业学生代表参加2022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获得二等奖,参加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获得三等奖。


分享到:
×

用户登录